施衿-汉语大词典
施衿古代婚礼仪式之一。女子出嫁时,其母为之整衿。
●《仪礼·士昏礼》:“母施衿结帨,曰:‘勉之敬之,夙夜无违宫事。’”后用以称女子出嫁。
●南朝梁沈约《奏弹王源》:“买妾纳媵,因聘为资;施衿之费,化充床笫;鄙情赘行,造次以之。”
●北周庾信《周赵国公夫人纥豆陵氏墓志铭》:“施衿赵北,侍母秦南。”
倪璠注:“施衿赵北,谓娉于赵国也。”
施衿结褵-中华成语大词典
施衿结褵
【拼音】:shī jīn jié lí
解释
本指古代女子出嫁,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。后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。
出处
语出《诗·豳风·东山》:“之子于归,皇驳其马,亲结其缡,九十其仪。”又《仪礼·士昏礼》:“母施衿结帨,曰:‘勉之敬之。夙夜毋违宫事。’”
示例
~,虔恭中馈。 ★晋张华《女史箴》
近义词
反义词
语法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