旁见侧出-中华成语大词典
旁见侧出
【拼音】:páng jiàn cè chū
解释
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表现的形象。
出处
宋·苏轼《书吴道子画后》:“道子画人物,如以灯取影,逆来顺往,旁见侧出除。”
示例
止为一线到底,并无~之情。 ★清·李渔《闲情偶记·诗曲·结构》
近义词
反义词
语法
作宾语、定语;指从侧面表现
旁见侧出-汉语大词典
旁见侧出1.谓从侧面或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来。
●宋苏轼《书吴道子画后》:“吴道子画人物,如以灯取影,逆来顺往,旁见侧出。”
●清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七:“其妙处总在旁见侧出,吸取题神,不是此诗,恰是此诗。”
2.指头绪纷繁,枝节横生。
●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结构》:“头绪繁多,传奇之大病也。《荆》、《刘》、《拜》、《杀》之得传于后,止为一线到底,并无旁见侧出之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