旃荼羅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旃荼羅ㄓㄢ ㄊㄨˊ ㄌㄨㄛˊzhān tú luó印度四級種姓以外的賤民。梵語 caṇḍāla 的音譯,為屠者、下姓之意。從事屠宰、除糞等工作。印度教徒視他們為不可接觸者,甘地則改稱為「上帝的孩子們」。其住處有特別的標誌,而且均位於城外。《大唐西域記.卷三》:「命旃荼羅抉去其眼。」也作「旃陀羅」。
旃荼羅-辞源3
【旃荼羅】古 印度種姓制度下社會地位最卑微的賤民階層,不准與其他階層通婚,不得與其他種姓接觸。又作“旃陀羅”。梵語,意譯嚴熾惡業。晉 法顯 佛國記:“舉國人民,悉不殺生,不飲酒,不食葱蒜,唯除旃荼羅,旃荼羅名爲惡人,與人别居,若入城市,則擊木以自異,人則識而避之,不相搪揬。”參閲 唐釋 慧琳 一切經音義一 大般若波羅密多經四 旃荼羅、翻譯名義集二 人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