旄頭-中華語文大辭典
旄頭旄头ㄇㄠˊ ㄊㄡˊmáotóu1.星宿名。指二十八星宿之昴宿。2.〈書〉皇帝儀仗中擔任先驅的騎兵。[例]羿為~,宋萬為式道候(《漢書‧卷六十五‧東方朔傳》)。3.〈書〉帝王衛士所拿的旗幟。[例]建旌旗鼓車,~先敺(《漢書・卷六十三・武五子傳・燕剌王旦》)∣東海王彊薨,遣司空馮魴持節視喪事,賜升龍~、鑾輅、龍旂(《後漢書・卷二・顯宗孝明帝劉莊紀》)。
旄頭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旄頭ㄇㄠˊ ㄊㄡˊmáo tóu①帝王衛士所持的旗。《後漢書.卷七四下.袁紹傳》:「承制設壇墠於襄平城南,郊祀天地藉田理兵,乘鸞輅九旒旄頭羽騎。」②擔任先驅的騎兵。《漢書.卷六五.東方朔傳》:「羿為旄頭,宋萬為式道候。」《後漢書.卷一.光武帝紀下》:「賜東海王彊虎賁、旄頭、鍾虡之樂。」也作「旄騎」。③星名。二十八星宿之一,為白虎七宿之第四星。《漢書.卷二六.天文志》:「昴曰旄頭,胡星也,為白衣會。」唐.岑參〈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〉詩:「輪臺城頭夜吹角,輪臺城北旄頭落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