旗幟-中華語文大辭典
旗幟旗帜ㄑ丨ˊ ㄓˋqízhì1.旗子。用布帛、紙等製成,繪有特別圖案的長方形、方形或三角形標幟。[例]奧運會場,各國~飄揚。2.比喻有代表性或號召力的思想、學說或政治力量等。[例]吳三桂打著反清復明的~,揮師北進。3.★比喻榜樣或模範。[例]他樹立了一面~,成了學習榜樣。
旗幟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旗幟ㄑㄧˊ ㄓˋqí zhì旌旗旌旗、旗子旗子旗可作為標幟,故泛稱旌旗為「旗幟」。《三國演義.第五回》:「次日築臺三層,遍列五方旗幟,上建白旄黃鉞,兵符將印,請詔登壇。」《儒林外史.第三九回》:「喊聲大震,把那幾百個番子,猶如砍瓜切菜,儘數都砍死了,旗幟器械,得了無數。」也作「旗志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