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-郭沫若--《孔墨的批判》:所谓夏礼殷礼都已文献无征,“无征不信”,故他所重视的是“郁郁乎文哉”的周礼。
明-沈鲤--《沈氏家训序》:其所称述,亦不必则古。昔称先王谈耳目所不及闻睹之事,使后生小子无征不信。
清-朱彝尊--《故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浙闽军务朱公诔》:公之清忠,当代共知,吾思他日国史纪之,无征不信,视此诔辞。
现当代-白寿彝等-一六章一节-《中国通史·近代前编上》:由于章太炎具有坚实的经史学基础,坚持“无征不信”的谨严学风,并将其经史研究服从于正确的革命方向,做到了“求是”与“致用”的初步统一,因而在当时思想界造成了极大影响。
明-李贽--《复宋太守书》:且无征不信久矣,苟不取陈语以相证,恐听者益骇愕。故凡论说,必据经引传,亦不得已耳。
宋-胡宏集--《(宋)胡宏集·与彪德美书》:《书》中有康王受命一事,忍或可推,但无征不信,不敢遽立说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