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德-汉语大词典
无德1.谓言行不合社会的准则和规范;没有德行。
●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:“无德而禄,殃也。”
●《国语·晋语九》:“君子哀无人,不哀无贿;哀无德,不哀无宠。”
●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:“渔者利其肉,寡者贪其力,下为不仁,上为无德。”
2.指无德行之人。
●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下》:“鬼神不顺无德,灾殃将及吏人,朕甚惧焉!”
3.不用感恩。
●《管子·明法解》:“以法诛罪,则民就死而不怨;以法量功,则民受赏而无德也。”
4.见“无德而称”。
5.见“无得”。
无德而称-中华成语大词典
无德而称
【拼音】:wú dé ér chēng
解释
①无何恩德可以称道。②指德高不可言状。
出处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季氏》:“齐景公有马千驷,死之日,民无德而称焉。”
示例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黄宪传论》:“将以道周性全,~乎?”
近义词
反义词
语法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