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下-中華語文大辭典
日下ㄖˋ ㄒ丨ㄚˋrìxià1.古國名。在東方荒遠之地。《爾雅‧釋地》:「觚竹、北戶、西王母、日下,謂之四荒。」2.〈書〉指太陽落下去的地方。比喻遙遠。[例]望長安於~,指吳會於雲間(唐‧王勃〈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〉)。3.〈書〉舊指京都。以帝王比日,帝王所在之地,故稱。[例]馳聲~,騖名天衢(唐‧劉禹錫〈為鄂州李大夫祭柳員外文〉)。4.〈書〉目前,當下。[例]起初母子也還良心尚在,都回說已經定過了親,~正當納聘過門的時候(《醒世姻緣‧第九十八回》)。5.〈書〉即日,當天。[例]犒賞三軍,限~起行(《水滸全傳‧第六十三回》)。6.〈書〉太陽落下去。或比喻衰落、走下坡。[例]雨餘林氣靜,~山光夕(唐‧李嶠〈奉教追赴九成宮途中口號〉)。
日下-辞源3
【日下】㊀指京都。古代以帝王比日,因以皇帝所在之地爲日下。世説新語 排調:“陸(雲)舉手曰:‘ 雲間 陸士龍。’荀(隱)答曰:‘日下 荀鳴鶴。’”唐 錢起 錢考功集二 送薛判官赴蜀詩:“邊陲勞帝念,日下降才傑。”清 朱彝尊撰 日下舊聞四十二卷,專記 北京自 遼代建都以來的事迹。參見“日下無雙”。㊁如今,目前。唐大詔令集八六 咸通七年大赦:“日下但嚴守封疆,且備要害。”㊂傳説中的古國名。爾雅 釋地“日下”宋 邢昺 疏:“日下者,謂日所出處其下之國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