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中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日中ㄖˋ ㄓㄨㄥrì zhōng①正午。南朝宋.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方正》:「陳太丘與友期行,期日中。」《儒林外史.第一三回》:「宦成這奴才喫了個盡醉,兩口子睡到日中還不起來。」②春分或秋分。《書經.堯典》:「日中星鳥,以殷仲春。」漢.孔安國.傳:「日中,謂春分之日。」
日中-辞源3
【日中】㊀日正居中天。易 豐:“日中則ࣅԯ܌月盈則食。”㊁指正午,中午。左傳 昭元年:“旦及日中,不出。”水滸十六:“端的只是起五更,趁早涼便行,日中熱時便歇。”㊂指春分、秋分。書 堯典:“日中星鳥,以殷仲春。”左傳 莊二九年:“凡馬,日中而出,日中而入。”疏:“春秋分而晝夜等,謂之日中。”㊃一天之内。荀子 議兵:“贏三日之糧,日中而趨百里。”注:“日中,一日之中也。”㊄比喻事物之光明昌盛。舊題 漢 焦延壽 易林十二 升之 履:“日中明德,盛興兩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