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削月朘-中華語文大辭典
日削月朘日削月朘ㄖˋ ㄒㄩㄝˋ ㄩㄝˋ ㄐㄩㄢrìxuè-yuèjuānㄖˋ ㄒㄩㄝ ㄩㄝˋ ㄐㄩㄢrìxuē-yuèjuān語出《漢書‧卷五十六‧董仲舒傳》:「民日削月朘,寖以大窮。」一天天地損削縮減。也指不斷地受到搜刮。也作「日朘月削」。[例]~,卒見凋弊|百姓~,遂至困乏。
日削月朘-辞源3
【日削月朘】朘,juān。一天天地削減。漢書五六 董仲舒傳:“民日削月朘,寖以大窮。”也作“日朘月削”、“日朘月減”。新唐書一二三 蕭至忠傳上時政疏:“若公器而私用之,則公義不行而勞人解體;私謁開而正言塞,日朘月削,卒見凋弊。”宋 司馬光 司馬溫公集四七 章奏 乞罷將官狀:“又頃歲以來,自轉運使知州以下,白直及迎送之人,日朘月減。出入導從,大爲蕭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