旦日-辞源3
【旦日】㊀天明時。卽平旦。左傳 昭五年:“日上其中,食日爲二,旦日爲三。”史記 陳涉世家:“卒皆夜驚恐。旦日,卒中往往語,皆指目 陳勝。”㊁明日,第二天。穀梁傳 宣八年:“繹者,祭之旦日之享賓也。”集解:“旦日,猶明日也。”史記一〇五 倉公傳:“臣 意復診之,曰:當旦日日夕死。”㊂特指農曆每月初一日。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五 種桑柘:“龍魚河圖曰:‘冬以臘月鼠斷尾。’正月旦日未出時,家長斬鼠著屋中。”宋 張世南 游宦紀聞一:“欲知每歲逐月旦日是何甲子,但取九年前次月望日,卽是後九年前一月旦日,毫髮無差。”
旦日-汉语大词典
旦日1.太阳初出时;天亮时。
●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:“日上其中,食日为二,旦日为三。”
杨伯峻注:“旦日者,日初出也。”
●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卒皆夜惊恐。旦日,卒中往往语,皆指目陈胜。”
●清陈康祺《燕下乡脞录》卷八:“太祖闻叶赫兵来,时已夜半。恐我军昏夜出,致惊国人,传语诸将,旦日启行,遂就寝甚酣。”
2.明天,第二天。
●《谷梁传·宣公八年》:“绎者,祭之旦日之享宾也。”
范宁注:“旦日,犹明日也。”
●《汉书·高帝纪上》:“于是飨士,旦日合战。”
颜师古注:“旦日,明日也。”
3.特指农历初一日。
●宋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卷八:“正月旦日,世俗皆饮屠苏酒。”
●宋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卷一:“欲知每岁逐月旦日,是何甲子,但取九年前次月望日,即是后九年前一月旦日,毫发无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