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滅-辞源3
【明滅】謂時隱時現,忽明忽暗。藝文類聚五六 南朝 梁 沈約 奉和竟陵王藥名詩:“玉泉亟周流,雲華乍明滅。”唐 王維 王右丞集十八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:“輞水淪漣,與月上下,寒山遠火,明滅林外。”又 杜甫 杜工部草堂詩箋十一 北征:“回首 鳳翔縣,旌旗晚明滅。”
明滅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明滅ㄇㄧㄥˊ ㄇㄧㄝˋmíng miè閃爍閃爍忽隱忽現的閃動著。唐.溫庭筠〈菩薩蠻.小山重疊金明滅〉詞:「小山重疊金明滅,鬢雲欲度香腮雪。」宋.張元幹〈石州慢.雨急雲飛〉詞:「誰家疏柳低迷,幾點流螢明滅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