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傳-中華語文大辭典
易傳易传丨ˋ ㄓㄨㄢˋyìzhuàn《周易》的組成部分,是用來詮釋經文含義的文字,包括〈彖傳上〉、〈彖傳下〉、〈象傳上〉、〈象傳下〉、〈繫辭上〉、〈繫辭下〉、〈文言〉、〈說卦〉、〈序卦〉、〈雜卦〉。相傳為孔子所作,實則為戰國或秦漢時的作品。也作「十翼」。
易傳 -中国文化史辞典
《周易》的組成部分。是對《易經》最古的注解、說明和發揮。對《經》而言,故名《傳》。也稱《十翼》,取輔翼本經之意。包括《彖》上下、《象》上下、《系辭》上下、《文言》、《序卦》、《說卦》、《雜卦》十篇。舊傳孔子作,但各篇觀點不盡相同,非出一時一人之手,近人考證為戰國秦漢之際的作品。其間保存了我國古代若幹樸素辯證法的觀點,在肯定事物運動變化永無窮盡的基礎上,推測到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和階段,就要走向它的反面。並提出“窮則變,變則通”和“天地革而四時成,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”等命題。但又把發展理解為由各種矛盾趨向調和與不斷往複循環的過程。同時還用所謂“天尊地卑”等觀點來論證貴賤尊卑的社會等級制度的合理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