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辰-中華語文大辭典
時辰时辰ㄕˊ ㄔㄣˊshíchén1.計時單位。一天平分為十二個時段,每一時段為一個時辰,合現在兩個小時。依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十二地支的順序為名,從23點至次日1點為子時,11點至13點為午時,其餘依此類推。2.時候;時間。[例]都什麼~了,你怎麼還在睡?
時辰-辞源3
【時辰】計時單位。舊時分一晝夜爲十二箇時辰,起於子而終於亥。宋 蘇軾 東坡集 奏議七 申三省起請開湖六條狀:“今來所創置鈐轄司前一閘,雖每遇潮上,閉得一兩時辰,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閘者,自須先期出入,必不肯端坐以待閉閘。”清 孔尚任 桃花扇 媚座:“晝短夜長,差了三個時辰了。”也泛指時候,時間。元缺名 來生債一:“小聖恰纔見此人積功累行,施仁布德,俺神靈如何無一個報應?便好道: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不是不報,時辰未到。”水滸三一:“大哥也説的是,我也有心,恨時辰未到,緣法不能湊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