晉祠-中華語文大辭典
晉祠晋祠ㄐ丨ㄣˋ ㄘˊjìncí春秋晉國開國君主唐叔虞的祠堂。位於今山西太原懸甕山下晉水發源處。建築以聖母殿為主體,還有獻殿、鐘鼓樓、金人臺、關帝廟、難老泉、唐槐、周柏等名勝古蹟。主殿內除聖母像外,尚保存有42尊宋代精美的泥塑彩裝的侍從塑像,是古代優秀雕塑遺產。聖母殿建於宋代天聖年間(1023-1032),殿前柱上的木雕盤龍和魚沼飛梁,為古建築中的「三絕」。
晉祠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在山西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裏懸甕山下晉水發源處,系後人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。晉祠建築面東,進大門,過水鏡台、會仙橋,就是金人台。台上四角各鑄鐵人一尊,一為北宋元掤四年(1089年)鑄造,一為北宋紹聖四年(公元1098年)所鑄,一為紹聖五年鑄,一為公元1913年補鑄。據說是為鎮晉水之患。過金人台即對越坊,坊後即獻殿。殿始建於金大定八年(1168年),為祭祀時供獻禮品場所。過獻殿有鐵獅一對,造型生動,鑄於宋政和八年(1118年)。鐵獅西即魚沼飛梁,北宋時建。聖母殿為晉祠主要建築,北宋天聖年間為紀念叔虞之母邑薑而建。殿立於石台基上,面闊七間,進深六間,重簷歇山頂,飾以雕花脊獸。內殿采用減柱法,鬥栱重疊,出簷深遠,如飛翼淩空,與殿前月台、石欄、望柱互相映襯,整個大殿造型宏偉美觀,對研究我國古代建築有重要價值。殿前柱上雕有蟠龍。殿內有宋代彩色塑像四十三尊。聖母端坐於神龕內鳳頭椅上,儀容端莊。侍從或供飲食,或侍梳洗,或事灑掃,各有所司,神態各異,生動自然,為宋代彩塑中精品。此外,重要建築還有唐叔虞祠。祠前有《晉祠之銘並序》碑,唐太宗撰文並書,共一千二百零三字,行書,書法俊秀,遒勁有力,為碑刻中上品。難老泉在聖母殿南,為晉水源流主泉,秒流量1.8立方米,終年長流不息。泉西有水母樓,內有水母及侍女像。晉祠內古木有周柏隋槐,至今鬱鬱蔥蔥,與宋塑侍女像、難老泉合稱“晉祠三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