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儀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書儀ㄕㄨ ㄧˊshū yí以買書為名送給老師的禮金。舊時送禮須寫禮帖和封簽,作為送禮的名目。後即以書儀作為餽贈財物的雅稱。《警世通言.卷一一.蘇知縣羅衫再合》:「便吩咐門子,於庫房取書儀十兩,送與蘇雨為程敬。」《醒世恆言.卷二九.盧太學詩酒傲王侯》:「差人送三兩書儀,就致看花之意。」
書儀-辞源3
【書儀】㊀舊時士大夫私家關於書札體式、典禮儀注規定之著述,通名書儀。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 風操:“江南輕重各有謂號,具諸 書儀。”隋書 經籍志、舊唐書 經籍志、新唐書 藝文志及 崇文總目著錄有關的著作甚多,現僅存 宋 司馬光 書儀。光書十卷,分表奏、公文、私書、家書式一卷,冠儀一卷,昏儀二卷,喪儀六卷。内容大抵本於 儀禮,又參以可通行於當時者,而稍加變通。㊁饋贈的禮金。明 郭應聘 郭襄靖公遺集十五 兵部倡議崇質約言:“壽誕往拜,禮也;書儀尊酒,幾於褻矣。”明 湯顯祖 牡丹亭 折寇:“餘無可使,煩公一言,左右取書儀來,倘説得 李全降順,便可歸奏朝廷,自有個出身之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