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品-中華語文大辭典
書品书品ㄕㄨ ㄆ丨ㄣˇshūpǐn1.書名。南朝梁書論。庾肩吾撰。一卷,內容記述漢至齊梁能真、草書者達一百二十三人,分為九品,每品各繫以論,而以總序冠於前,各等均附有短論,評論各家書藝成就。書法家以三品分等以此書為最早。作者受魏晉以來九品論人風氣影響,優劣等第反映在書法評比上,以張芝、鍾繇、王羲之三人「疑神化之所為,非世人之所學」書法評列上之上品,允為公論。2.書名。清代書論。楊景曾撰。內容仿效司空圖《二十四詩品》體例,以韻語十二句作比擬,所列《二十四書品》名為:「神韻、古雅、瀟灑、雄肆、名貴、擺脫、遒煉、峭拔、精嚴、鬆秀、渾涵、淡逸、工細、變化、流利、頓挫、飛舞、超邁、瘦硬、圓厚、奇險、停勻、寬博、嫵媚。」各條為每品總括,又以四言十二句加以說明。作者以鍾繇、王羲之為宗,如「古雅」引衛恆、鍾繇、王羲之、王獻之;「瀟灑」引王、謝二家。書家事蹟典故則引王羲之〈蘭亭〉、印印泥、錐畫沙、公孫舞劍,由此可見其書學思想是以晉、唐為本。從庾肩吾《書品》到李嗣真、張懷瓘、朱長文的論著中均有詳細的等級優劣,至楊氏《書品》開始,已無等級序列之分,此亦是書品評述發展到清代的重要轉型。主要版本何藻《古今文藝叢書》第三輯,民國三年上海廣益書局排印本。李放《皇清書史》稱此書又名《書品》。3.〈書〉書法的風格、造詣。[例]北海守李公,文人之雄,~之能者也(唐‧張又新〈東林寺碑陰記〉)。
書品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書品ㄕㄨ ㄆㄧㄣˇshū pǐn①品評書法的著作。歷代以書品為名的著作極多,如南朝梁庾肩吾、明代楊慎均曾以書品為書名。②書法的造詣風格。唐.張又新〈東林寺碑陰記〉:「北海守李公,文人之雄,書品之能者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