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格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書格ㄕㄨ ㄍㄜˊshū gé①一種文具。寫字時用來支撐手臂,以防墨汙。清.袁枚《隨園詩話補遺.卷八》:「手戰愈增書格弱,目昏翻厭紙窗明。」②書法的風格。明.徐樹丕《識小錄.李嗣真》:「李嗣真論右軍書格不同:樂毅論、太史箴、皆正大有忠臣烈士之象;誓墓文、曹娥碑,其容憔悴,有孝子順孫之象。」③供人描摩習字的範本。清.厲鶚〈悼亡姬詩序〉:「影搨書格,略有楷法。」
書格-辞源3
【書格】㊀一種文具。書寫時用以支臂,使腕不著紙,以防墨汙。南齊書 庾易傳:“安西長史 袁彖欽其風,通書致遺,易以連理机、竹翹書格報之。”㊁書法的風格。宋 米芾 寶晉英光集八 雜著 論書格:“唐末書格甚卑,惟 楊景度行書與 顔魯公壁折屋漏同意。”明 徐樹丕 識小錄四 李嗣真:“(王)右軍書格不同:樂毅論 太史箴,皆正大有忠臣烈士之象; 誓墓文 曹娥碑,其容憔悴,有孝子順孫之象。”㊂供摹寫用的範本。因常以方格爲界,故名。俗又稱仿格。清 厲鶚 樊榭山房續集二 悼亡姬十二首 序:“影搨書格,略有楷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