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經-中華語文大辭典
書經书经ㄕㄨ ㄐ丨ㄥshūjīnɡ書名。相傳由孔子編選,記載三代以上的典、謨、訓、誥,尤其保存西周初期重要史料。原本百篇,因亡於秦火,其後有今文、古文兩種版本。《今文尚書》由漢初伏生所傳,凡二十九篇;《古文尚書》由魯恭王於孔子住宅壁中發現,共四十六卷。孔安國曾獻《古文尚書》於漢武帝,然未獲學官,遂亡佚。東晉‧梅賾所獻《古文尚書》五十八篇,宋以後學者乃疑其偽作。現通行《十三經注疏》本之《尚書》,乃《今文尚書》與偽《古文尚書》之合編。又名《尚書》。
書經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書經ㄕㄨ ㄐㄧㄥshū jīng書名。相傳由孔子所授,記三代以上的典謨訓誥。原本百篇,亡於秦火,其後有今文、古文二種。今文尚書係漢初伏生口授于鼂錯,凡二十九篇;古文尚書係漢魯恭王壞孔子舊宅,在壁中所得的竹簡尚書,科斗文,共四十六卷。漢孔安國曾獻古文尚書於武帝,而未得立於學官,後遂亡失;至東晉時,梅賾所獻之古文尚書五十八篇,其中二十五篇宋以來即疑其偽,然自孔穎達作五經正義,即用梅本,至今仍為一般所誦習。也稱為「尚書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