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琴-中華語文大辭典
月琴月琴ㄩㄝˋ ㄑ丨ㄣˊyuèqín撥弦樂器名。琴箱木製,琴面圓如滿月,故稱。琴柄較短。有四根弦或三根弦,用撥子彈奏。
月琴 -中国文化史辞典
撥弦樂器。我國地方戲曲主要伴奏樂器之一,與京胡、二胡合稱“三大件”。木制共鳴箱形如圓月,發聲似琴,故名。琴面琴背都用薄桐木板制成。設有八個品位(包括琴頸與面板),張四弦,一二弦和三四弦各為一組,定同音。《三才圖會·阮鹹圖說》及《皇朝通典·樂絲·月琴》均以月琴為阮鹹,其實,形似阮鹹,琴頸短於阮鹹。阮鹹的品位可達十七品。後世月琴也有改制而為三弦的,品位增至二十四品之多,可以自由轉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