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梁暮晉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朝梁暮晉ㄓㄠ ㄌㄧㄤˊ ㄇㄨˋ ㄐㄧㄣˋzhāo liáng mù jìn本指早上在梁朝為官,晚上就投奔到晉朝當官。語本《舊五代史.卷二一.梁書.王彥章傳》:「豈有為臣為將,朝事梁而暮事晉乎!」後比喻政局紊亂,朝代換來換去。元.羅貫中《風雲會.楔子》:「親統貔貅百萬兵,兜鍪日日侍承明,朝梁暮晉何時了,定許將軍見太平。」《精忠岳傳.第一回》:「且說那殘唐五代之時,朝梁暮晉,黎庶遭殃。」亦比喻見風轉舵,隨時變節。清.梁清標〈王鐵槍〉:「斗雞小兒事業成,國恥未雪寧偷生?朝梁暮晉者誰子,段凝之輩真如蟻。」
朝梁暮晉-辞源3
【朝梁暮晉】五代 馮道歷仕五朝,官職皆顯要,於喪君亡國略不在意。自號 長樂老,曾作 長樂老自敘,歷舉所居官職以爲榮,論者卑之。有人因以朝 梁暮 晉譏其無廉恥,無節操。元詩紀事二 劉因 馮道詩:“亡國降臣固位難,癡頑老子幾朝官。朝 梁暮 晉渾閒事,更捨殘骸與 契丹。”後遂用於比喻隨時變節,反覆無常。清 樂鈞 青芝山館詩集二 過王彦章墓:“人當死名豹死皮,朝 梁暮 晉臣羞爲。”亦作“朝梁暮周”、“朝梁暮陳”。明 李東陽 懷麓堂集二 王凝妻詩:“君不見中原將相誇男兒,朝 梁暮 周皆逆旅。”楊慎 升庵詩話二 蕭子顯春别:“‘ 淇水昨送淚沾巾,紅妝宿昔已迎新。’昨别下淚而送舊,今已紅妝而迎新,娼樓之本色也。六朝君臣,朝 梁暮 陳,何異於此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