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驢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木驢ㄇㄨˋ ㄌㄩˊmù lǘ一種釘有橫木、裝有輪軸的刑具。古時處決囚犯時,先把受刑人綁在木驢上,遊街示眾。元.關漢卿《竇娥冤.第四折》:「合擬凌遲,押付市曹中,釘上木驢,剮一百二十刀處死。」元.紀君祥《趙氏孤兒.第五折》:「將那廝釘木驢推上雲陽,休便要斷首開膛,直剁的他做一堝兒肉醬。」也稱為「利子」、「驢床」。
木驢-辞源3
【木驢】㊀作戰工程用車,上蒙牛革,人居其中施工。多爲攻城時用。孫子 謀攻“修櫓轒轀”唐 杜牧 注:“轒轀,四輪車,排大木爲之,上蒙以生牛皮,下可容十人往來運土填塹,木石所不能傷,今所謂木驢是也。”梁書 侯景傳:“明日,景又作木驢數百攻城,城上飛石擲之,所值皆破碎。”參閲 通典一六〇 兵十三 攻城戰具附。㊁一種用作執行凌遲的刑具。爲裝有輪軸的木架,載犯人示衆並處死。宋 陸游 南唐書 胡則傳:“卽舁置木驢上,將磔之,俄死,腰斬其屍以狥。”元曲選 關漢卿 竇娥冤四:“押付市曹中,釘上木驢,剮一百二十刀處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