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应-诗词曲语辞辞典
未应
1 同“不应”。犹云不须也。
▶王安石《详定试卷》诗:“疑有高鸿在寥廓,未应回首顾张罗。”言高鸿非可张罗而得,不须张罗也。
▶陆游《遣兴》诗,“老去可怜风味在,未应山海混渔樵。”言风味自在,不须混身渔樵也。
▶林希逸《千载》诗:“客授长生诀,僧谈不坏身。未应痴准拟,且乐醉乡春。”言长生不坏之事,不须拟议也。
2 同“不应”。犹云不是也。
▶李白《梁园吟》:“东山高卧时起来,欲济苍生未应晚。”犹云不是晚或不算晚也。
▶温庭筠《七夕》诗:“苏小回塘通桂楫,未应清浅隔牵牛。”言不是银河相隔也。
▶张网《临江仙》词:“年方强仕未应迟。高风轻借便,一鹗看横飞。”言四十强仕之年不是迟也。
▶晁补之《金盏倒垂莲》词:“身闲未应无事,趁栽梅径里,插柳池边。”言身闲不是无事也,此亦可作未尝解。
3 同“不应”。犹云不曾或未尝也;质言之,犹云未也;不也。
▶李白《关山月》诗:“戍客望边邑.思归多苦颜,高楼当此夜,叹息未应闲。”未应闲,犹云未尝等闲,盖叹息之甚也;若质言之,则曰不等闲。
▶王维《听宫莺》诗:“游人未应返,为此始思乡。”此犹云不曾返。
▶杜甫《三绝句》:“楸树馨香倚钓矶,斩新花蕊未应飞。”此犹云未曾飞;若质言之,则曰花蕊未飞。
▶黄庭坚《演雅》诗:“络纬何尝省机织,布谷未应勤种播。”未应与何尝互文;质言之,则曰布谷鸟未布谷。
▶陆游《农家》诗:“闻道少年俱孝谨,未应家法愧恬侯。”此犹云家法不愧恬侯。汉石奋与其子四人,俱以孝谨驯行称;幼子庆封侯,卒谥恬。
▶《南宋六十家》朱南杰《张玉轩南园》诗:“诗料满前吟不尽,主人樽酒未应空。”此犹云樽中酒不空。
▶又《江神子》词《赋梅》:“未应全是雪霜姿。欲开时,未开时,粉面朱唇,一半点胭脂。”言未尝全是雪霜姿也;若质言之,则曰不全是雪霜姿。
▶《阳春白雪》一田为《探春》词:“桃李怯残寒,半吐芳心犹小。谩教蜂蝶多情,未应知道。”言蜂蝶未曾探得春讯也;若质言之,则曰蜂蝶未知道。
▶万俟咏《尉迟杯》词《李花》:“如将汞粉匀开,疑使柏麝薰却。雪魄未应若。”言雪魄未尝似也;若质言之,则曰雪魄不能比。
▶张炎《声声慢》词《西湖》:“清狂未应似我,倚高寒隔水呼鸥。”此亦径作不字解,言清狂不似我,意则云清狂谁似我也。
4 同“不应”。犹云不知或不顾也。
▶蔡伸《念奴娇》词:“云浪鳞鳞,兰舟泛泛,共载一轮月。五湖当日,未应此段奇绝。”言月夜之一段奇景,当日泛舟五湖者不知也。
按 “不应⓷”与“不应⓶”之作不是解者颇相近。特作不是解者多在理论方面,语气较宛转;作不字解者多在事实方面,语气较直捷。
未应-汉语大词典
未应1.犹不须。
●宋王安石《评定试卷》诗:“疑有高鸿在寥廓,未应回首顾张罗。”
●宋陆游《遣兴》诗:“老去可怜风味在,未应山海混渔樵。”
2.犹不算;不是。
●唐李白《梁园吟》:“东山高卧时起来,欲济苍生未应晚。”
●宋张纲《临江仙》词:“年方强仕未应迟。高风轻借便,一鹗看横飞。”
3.犹不曾。
●唐李白《关山月》诗:“戍客望边色,思归多苦颜,高楼当此夜,叹息未应闲。”
●唐王维《听宫莺》诗:“游子未应返,为此始思乡。”
●宋蔡伸《念奴娇》词:“云浪鳞鳞,兰舟泛泛,共载一轮月。五湖当日,未应此段奇绝。”
4.不应当。
●明刘基《旅兴》诗之二四:“晨兴步庭除,足弱几不持;论年未应尔,胡为遽如斯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