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如之何-中华成语大词典
末如之何
【拼音】:mò rú zhī hé
解释
犹言无法对付,莫可奈何。
出处
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曰:‘法语之言,能无从乎?改之为贵。巽与之言,能无说乎?绎之为贵。说而不绎,从而不改,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’”
示例
人倚栏干,似曾相识;筵开玳瑁,~。 ★清·魏子安《花月痕》第十五回
近义词
反义词
语法
作谓语;用于处事
末如之何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末如之何ㄇㄛˋ ㄖㄨˊ ㄓ ㄏㄜˊmò rú zhī hé沒有辦法、莫可奈何。《抱朴子.內篇.塞難》:「吾所以不能嘿者,冀夫可上可下者,可引致耳。其不移者,古人末如之何矣!」元.周密《齊東野語.卷五.端平襄州本末》:「九月十日,聞王旻帶所納叛軍來襄,人疑其反復不常,而末如之何。」
唐-白居易--《田布赠右仆射制》:既而激发魏师,出疆临敌,事有不得已者,布亦末如之何,卒至于刳心自明,遗疏自列,谢君于天上,报父于地下,可谓田氏有孝子,国家有烈臣。
元-方回--《跋国史定庵胡公升丁巳杂稿》:然往者之不可及,则已末如之何矣。
清-纪大奎--《师说赠胡生》:阳明之教人也,曰“立志”,曰“致良”,知夫士苟不立志,诚末如之何矣。
春秋-孔子等--《论语·子罕》:子曰:“……说而不绎,从而不改,吾末如之何而已矣。”
宋-周密--《齐东野语·端平襄州本末》:九月十日,闻王旻带所纳叛军来襄,人疑其反复不常,而末如之何。
晋-葛洪--《抱朴子·塞难》:若待俗人之息妄言,则俟河之清……其不移者,古人已末如之何矣。
唐-李商隐--《樊南文集·八·为濮阳公与刘稹书》:一旦地空家破,首裂支分,暗者不能为谋,者固以先去,悔而莫及,末如之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