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-凌濛初-卷九-《二刻拍案惊奇》:他也着意,恐怕我来回话姐姐不信,疑是一时权宜之计,哄上轿的说话,故此拿出这戒指来为信。
清-吴趼人-二十三回-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这不叫做伪,这是权宜之计;倘使你一定不答应,一时闹起来,又是个笑话。
现代-周而复-二部十八-《上海的早晨》:这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,渡过了目前的难关,让我喘口气,我还是要想办法赎回来的。
现代-姚雪垠-卷二-《李自成》:自成心中认为成立娘子军只是一时权宜之计,往后怎么个办法,他还没有想妥当。
现代-俞平伯--《杂拌儿之一·文学的游离与其独在》:其实所取的未必必定可取,所舍的未必必须舍,只是出于无奈何的权宜之计。
现代-徐懋庸-三-《鸡肋》:食盐官卖,屯田国有,只是战时足食的权宜之计。
现代-张贤亮-三五-《绿化树》:在她认为,这是非常时期可以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。
西晋-江统--《徙戎论》:此盖权宜之计,一时之势,非所以为万世之利也。
“权宜之计”这个成语,出自《后汉书·王允传》,参考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。
东汉末年,军阀董卓率军进入洛阳,废掉汉少帝,另立9岁的汉献帝,窃居相位,权势烜赫一时。董卓有一个部将名叫吕布,精通武艺。2人专横跋扈,任意杀戮朝臣和百姓,弄得民怨沸腾。
司徒王允见董卓祸害日深,曾几次秘密召集几个大臣商议诛杀董卓,决定用计策动吕布来杀死董卓。公元192年4月,汉献帝久病初愈,在未央殿大会群臣。董卓命令吕布等带领卫队护卫。这时候,王允设下的伏兵,突然朝董卓冲杀过去,董卓从马车上掼下来,大声疾呼:“吕布在哪里?”吕布怒喝一声:“皇上下令诛杀你这个逆贼!”喊声刚落,一戟将董卓刺死了。
董卓被杀死后,王允认为大患已除,天下太平,做事就不因时因事而采取变通办法(原文是“不循权宜之计”),所以好多部下对他逐渐疏远了。不久,董卓的旧部郭汜、李傕攻入长安(这时汉献帝已西迁长安)杀死王允,赶走吕布。后来,郭汜、李傕又争权夺利,互相火并起来,关中地区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。
后来,人们引用“权宜之计”这个成语,来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变通办法。
quán yí zhī jì
1、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不是权宜之计,而是一项基本国策。
2、改革开放不是权宜之计,而是我们的基本国策。
3、坚持不让权宜之计取代原则,不让浮夸掩盖事实。
4、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,将长期坚持下去。
5、修那座小桥只是权宜之计,将来在那里还要修一座大桥呢。
6、家庭收养不是一时权宜之计,而是关系失依儿童长远发展和终身大事。
7、李自成建立娘子军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,往后怎么办,他还没有想好。
8、律师的真理算不上真理,只是一种言之成理、利己的权宜之计。
9、望梅止渴,画饼充饥,这都是权宜之计。
10、我们租住房屋,只是权宜之计。
11、这是米卢的权宜之计!
12、然而,民主,既不是权宜之计,也不是万全之策.
13、中国改革开放不是权宜之计,而是百年大计.
14、如果书中不尊重这荒谬,那么我们应该知道幻念作为权宜之计溜了进来。
15、所以始终应当谨记简洁性,并且不要把它与权宜之计搞混了,那是指的阻力最少的道路和。
16、甚至是之后册立他的长兄刘荣为太子,也不过是权宜之计。
17、风溪子虽当众收他为徒,但二人心中都很清楚,只是权宜之计而已。
18、那不过是一时权宜之计罢了,怎能当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