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屨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杖屨ㄓㄤˋ ㄐㄩˋzhàng jù杖,手杖。屨,以麻、葛織成的鞋子。杖屨皆為出行時的用具。金.段克己〈漁家傲.龍尾溝邊飛柳絮〉詞:「花底醉眠留杖屨,花上露,隨風散漫飄香霧。」也作「杖履」。
杖屨-辞源3
【杖屨】屨,也作“履”。㊀ 禮 内則:“父母舅姑之衣、衾、簟、席、枕、几,不傳;杖、屨,祗敬之,勿敢近。”古禮五十歲老人得扶杖;又古人入室,鞋必脱於室外。爲尊敬長輩,長者可入室而後脱鞋。後遂用杖屨爲敬老之詞,代指其人或其所用之物,以示敬意。唐 李商隱 李義山詩集五 贈華陽宋真人兼寄清都劉先生:“不因杖屨逢 周史,徐甲何曾有此身?”又 文集三 爲山南薛從事謝辟啓:“方思捧持杖屨,廁列生徒,豈望便上仙舟,遽塵蓮府。”又爲象徵優老之物。舊唐書一八四 楊復恭傳:“大順二年九月,詔 復恭致仕,賜杖屨。”㊁扶杖漫步。唐 杜甫 杜工部草堂詩箋三七 祠南夕望:“興來猶杖屨,目斷更雲沙。”宋 辛棄疾 稼軒詞 水調歌頭 盟鷗:“先生杖屨無事,一日走千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