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口裹足-中华成语大词典
杜口裹足
【拼音】:dù kǒu guǒ zú
解释
杜口:闭住嘴;裹足:止步不前。闭着嘴不敢说,停住脚不敢走。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,远远避开。
出处
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臣之所恐者,独恐臣死之后,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,是以杜口裹足,莫肯即秦耳。”
示例
她被吓得~不敢出门。
近义词
闭口不言
反义词
语法
作谓语、状语;形容十分害怕
英文
too frightened to speak or move
杜口裹足-教育部成語典【台湾】
杜口裹足㊣ㄉㄨˋ ㄎㄡˇ ㄍㄨㄛˇ ㄗㄨˊdù kǒu guǒ zú釋義閉嘴不說話,住腳不敢前。形容十分畏懼而不敢進言。戰國策・秦策三:「天下見臣盡忠而身蹶也,是以杜口裹足,莫肯即秦耳。」史記・卷七十九・范雎蔡澤傳:「臣之所恐者,獨恐臣死之後,天下見臣之盡忠而身死,因以是杜口裹足,莫肯鄉秦耳。」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13691杜口裹足備註頻2書中國成語大辭典、洪葉活用成語辭典號FL000000465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