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築-辞源3
【板築】亦作“版築”。㊀築土牆的工具。板,夾牆板;築,搗土的杵。築牆時,以兩板夾土,用杵夯,使之結實。管子 度地:“以冬無事之時,籠臿板築各什六,土車什一,雨輂什二。”史記九一 黥布傳:“項王伐 齊,身負板築,以爲士卒先。”集解引 李奇:“板,牆板也;築,杵也。”㊁指營建宮室。漢 劉向 説苑三 建本:“(文公)乃令於國曰:毋淫宮室,以妨人宅,板築以時,毋奪農功。”㊂相傳 商 傅説築於 傅巖,武丁舉以爲相。見 孟子 告子下。後因以板築比喻地位低微的人。後漢書五七 劉陶傳上議:“伏念當今地廣而不得耕,民衆而無所食。……誠恐卒有役夫窮匠,起於板築之閒。”宋書 袁淑傳上議:“謂宜懸金鑄印,要壯果之士;重幣甘辭,招摧決之將。舉薦板築之下,抽登臺皁之間。”
板築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板築ㄅㄢˇ ㄓㄨˊbǎn zhú①築土牆時,用兩版夾土,用杵把土搗結實,稱為「板築」。《文選.鮑照.蕪城賦》:「是以板築雉堞之殷,井幹烽櫓之勤。」《五代史平話.周史.卷下》:「先立個標幟,候今冬農隙之時,興工板築。」也作「版築」。②比喻地位卑賤。《文選.羊祜.讓開府表》:「假令有遺德於板築之下,有隱才於屠釣之閒,而令朝議用臣不以為非,臣處之不以為愧,所失豈不大哉。」《文選.沈約.恩倖傳論》:「屠釣卑事也,板築賤役也。」也作「版築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