枉错-汉语大词典
枉错1.《论语·为政》:“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”后因以“枉错”指举直错枉,任贤去佞。
●晋潘岳《关中》诗之一:“于皇时晋,受命既固。三祖在天,圣皇绍祚。德博化光,刑简枉错。”
2.错断;错误。
●元孟汉卿《魔合罗》第三摺:“恐怕前官枉错了,你有不尽的言词,从实说来,我与你做主咱。”
●《元典章·台纲一·内台》:“诸公事行下所属而有枉错者,承受官司即须执申。”
举枉错直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
举枉错直
【出典】 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哀公问曰:‘何为则民服?’孔子对曰:‘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’”
【释义】 孔子说统治者起用正直,罢免奸邪,百姓心服,相反,起用奸邪,罢黜正直,则百姓心不服。
【例句】 ①可不道举枉错直民不服。(佚名杂剧《随何赚风魔蒯通》第一折[天下乐])张良引用孔子的话反对萧何诱杀韩信。②谁想四海之内皆兄弟?兼朝廷中举枉错诸直。(郑廷玉杂剧《宋上皇御断金凤钗》第一折[金盏儿])赵鹗埋怨朝廷用人不当。具体则指朝廷因他失仪而夺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