柱础-汉语大词典
柱础承柱的础石;柱下的基础。
●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山云蒸,柱础润。”
●《晋书·四夷传·秦国》:“琉璃为墙壁,水精为柱础。”
●唐岑参《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》诗:“草根侵柱础,苔色上门关。”
●清黄景仁《初夏命仆刈阶草》诗:“梅雨穿老屋,柱础苔气湿。”
●《考古通讯》1956年第3期:“柱础就是柱下的基础。它主要的功用是将柱身中的荷重载布于地上较大的面积。”
云柱础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
云柱础
【出典】 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山云蒸,柱础润。”东汉·高诱注:“础,柱下石也。”宋·陆佃《埤雅》卷一三《释木·梅》:“今江湘二浙,四五月之间,梅欲黄时,则水润土溽,础壁皆汗,蒸郁成雨,其霏如雾,谓之梅雨。沾衣服皆败黦,故自江以南,三月雨谓之迎梅,五月雨谓之送梅。”
【释义】 古有“山云蒸,柱础润”语,宋人解释江南梅雨云:“水润土溽,础壁皆汗,蒸郁成雨。”
【例句】 云柱础,水楼台。罗衣费尽博山灰。(辛弃疾《鹧鸪天·败棋赋梅雨》1897)这里用“云柱础”描绘梅雨,以切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