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門-中華語文大辭典
柴門柴门ㄔㄞˊ ㄇㄣˊcháimén1.〈書〉以樹枝、木幹或竹條等編紮而成的門;也指簡陋的住所或貧苦的人家。也作「柴扉」。[例]無數春筍滿林生,~密掩斷人行(唐‧杜甫〈三絕句〉三首之三)|~僵臥三臘雪,魚釜僅續一線煙(宋‧楊萬里〈送蔡定夫提舉正字使廣東詩〉)。2.〈書〉杜門;閉門。[例]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綬,於是~絕賓客(《後漢書‧卷五十四‧楊震列傳》)。
柴門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柴門ㄔㄞˊ ㄇㄣˊchái mén①以樹枝、木幹做成的門。形容樸素簡陋的居所。唐.王維〈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〉詩:「倚杖柴門外,臨風聽暮蟬。」《三國演義.第三七回》:「玄德來到莊前,下馬親叩柴門,一童出問。」也作「柴扉」。②杜門、閉門。《後漢書.卷五四.楊震傳》:「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綬,於是柴門絕賓客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