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-胡宿--《乞杨安国改官》:安国授经老臣,年近八十,桑榆暮景,光阴几何?
唐-刘禹锡--《为裴相公让官第三表》:葵藿微诚,已蒙识察;桑榆莫景,所冀哀怜。
宋-刘应时--《遣怀》诗:自笑平居气吐霓,桑榆暮景转凄迷。
清-石玉昆-第一一回-《七侠五义》:一日,老母心内觉得不爽,展爷赶紧延医调治,衣不解带,昼夜侍奉,不想桑榆暮景,竟是一病不起。
元-尚仲贤-第一折-《柳毅传书》:教子攻书志未酬,桑榆暮景且淹留。
当代-王小鹰-五-《丹青引》:倏忽一轮回,已是桑榆暮景,回首向来处,全是一片残枝败叶,岁华尽摇落,芳意竟何成?
明末清初-李渔-一回-《十二楼-三与楼》:所以为人祖父者,到了桑榆落最之时,也要回转头来,把后面之人看一看,若还规模华动不像个守成之子,倒不如预先出脱,省得做败子封翁,受人沉消。
sāng yú mù jǐng
1、教子攻书志未酬,桑榆暮景且淹留。 ◎元·尚仲贤《柳毅传书》第一折
2、桑榆暮景的人总爱回忆往事。
3、尽管她自称已是桑榆暮景,但是她对男人仍然很有吸引力。
4、老夫已到桑榆暮景之年,虽说一生碌碌无为,好在衾影无惭,知荣守辱,对皇上忠心无二。
5、这是姐姐良缘,孩儿怎好闹中夺取?况爹爹桑榆暮景,孩儿正宜承欢膝下,何敢远离。
6、西风吹起鲈鱼兴,已在桑榆暮景。
7、这位桑榆暮景的老人,依然为了养活残障的儿孙四处奔波。
8、这位桑榆暮景的老人含辛茹苦地供五个孩子读完了大学。
9、爷爷已经七十多岁,已到了桑榆暮景的时候,但他仍然坚持写作。
10、已是桑榆暮景的他,昔日战场上的英姿已不复可见。
11、试着去了解我已经是桑榆暮景来日不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