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花大鼓-中華語文大辭典
梅花大鼓梅花大鼓ㄇㄟˊ ㄏㄨㄚ ㄉㄚˋ ㄍㄨˇméihuā dàɡǔ一種曲藝。約起源於清同治、光緒年間(1862-1908),流行於華北各地。多由一人自擊鼓板演唱。伴奏樂器有三弦、四胡、琵琶、揚琴及鼓板,有人以「梅花五瓣」喻之,故稱。唱詞基本是七字句,也穿插長短句的曲牌。音樂上長於抒情。曲目都是短篇,傳統曲目中不少取材於《紅樓夢》,如〈黛玉悲秋〉、〈寶玉探病〉等。也作「梅花調」。
梅花大鼓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梅花大鼓ㄇㄟˊ ㄏㄨㄚ ㄉㄚˋ ㄍㄨˇméi huā dà gǔ一種曲藝。演出時和以三弦、二胡、月琴等樂器,以單人說唱方式演講故事內容。約起源於清光緒、同治年間。音調柔緩,且多取材西廂記、紅樓夢等章回小說,與京韻大鼓相較之下顯得幽怨委婉。也稱為「梅花調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