棫樸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棫樸ㄩˋ ㄆㄨˊyù pú①《詩經.大雅》的篇名。共五章。根據詩序:「棫樸,文王能官人也。」或亦指為頌美周王之詩。首章二句為:「芃芃棫樸,薪之槱之。」棫,白桵。樸,枹木,皆樹木名。②比喻賢才眾多。《南史.卷六.梁武帝本紀上》:「公揚清抑濁,官方有序,多士聿興,棫樸流詠。」
棫樸-辞源3
【棫樸】樸,pú。詩 大雅 棫樸:“芃芃棫樸,薪之槱之。”棫,白桵;樸,枹木。意謂棫樸叢生,根枝茂密,共相附着;喻賢人衆多,國家蕃興。見 毛 傳。後也用以喻人才衆多。梁書 裴子野傳 范縝上表:“伏惟皇家淳耀,多士盈庭,官人邁乎 有嬀,棫樸越於 姬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