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狱-汉语大词典
楚狱《后汉书·楚王英传》:“有司奏英招聚奸猾,造作图谶,擅相官秩,置诸侯王公将军二千石,大逆不道,请诛之……楚狱遂至累年,其辞语相连,自京师亲戚诸侯州郡豪桀及考案吏,阿附相陷,坐死徙者以千数。”又《袁安传》记袁安案其狱,“理其无明验者,条上出之。”后因称冤狱为“楚狱”。
●唐刘禹锡《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》之二:“常闻平楚狱,为报里门高。”
●唐刘禹锡《谢中书张相公启》:“袁公之平楚狱,不忍锢人;晏子之哀越石,乃伸知己。”
平楚狱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
平楚狱
【出典】 《后汉书》卷四十一《寒朗传》:“永平中,以谒者守侍御史,与三府掾属共考案楚狱颜忠、王平等,辞连及隧乡侯耿建、朗陵侯臧信、护泽侯邓鲤、曲成侯刘建。建等辞未尝与忠、平相见。是时显宗怒甚,吏皆惶恐,诸所连及,率一切陷入,无敢以情恕者。朗心伤其冤,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、平,而二人错愕不能对。朗知其诈,乃上言建等无奸,专为忠、平所诬,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。帝乃召朗人……朗曰:‘愿一言而死。小臣不敢欺,欲助国耳。’……后二日,车驾自幸洛阳狱录囚徒,理出千余人。”
【释义】 东汉明帝永平元年,楚王英被告发以图谶谋逆,是为楚案。此案牵连近千人,以谒者守侍御史寒朗,冒死向明帝奏明被诬者为无辜,使之得以平雪。后世用作平冤狱的典故。
【例句】 常闻平楚狱,为报里门高。(权德舆《湖南观察使故相公袁公挽歌二首》其二3681)这里用寒朗事,谓袁公有平冤狱之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