楮幣-辞源3
【楮幣】㊀ 宋 金 元時發行的紙幣,多用楮皮紙做成,故稱楮幣。宋 周必大 二老堂雜志四 辨楮幣二字:“近歲用會子,蓋 四川交子法,特官券耳。不知何人目爲楮幣,……遂入殿試御題。”元 方回 桐江續集五 憶我詩之一:“朝廷易楮幣,百姓駢嘆吁。”㊁冥鈔。宋 晁補之 雞肋集六一 祭西宅旅瘞文:“以楮幣、酒食之奠,致祭于縣牛驢街東西地内無主骸骨之靈。”
楮幣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楮幣ㄔㄨˇ ㄅㄧˋchǔ bì宋代發行的紙幣。因多用楮皮製造的紙印成,故稱為「楮幣」。《宋史.卷四三六.儒林傳六.李道傳傳》:「道傳應詔言楮幣之換,官民如讎;鈔法之行,商賈疑怨,賦斂增加,軍將推剝,皆切中時病。」也稱為「楮券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