槍術-中華語文大辭典
槍術枪术ㄑ丨ㄤ ㄕㄨˋqiānɡshù武術技法之一。以槍為器械,配合步型、步法、跳躍等構成的演練套路。有單槍、雙槍、大槍、花槍、兩頭槍之分。槍法以攔、拿、扎為主,另有崩、穿、劈、砸、圈、點、挑、撥、掃、刺等。攔槍和拿槍為防禦之法,扎槍為進攻之法。要求槍式平正,槍尖直出直入,力達槍尖。運用時要求身法靈活多變,步法快速穩健。
槍術 -中国文化史辞典
槍為武術常用器械之一,被稱為長兵之帥。由上古矛戈發展演變而成,宋代以後品種繁多。槍術曆史悠久,主要動作為攔、拿、紮。《隋書·經籍志》所載《馬槊譜》就是介紹槍術的專著,估計當時已有套路訓練了。宋代槍術更加精進和普及,著名的楊家梨花槍,就是南宋嘉定四年(1211年)山東紅襖軍起義者楊妙真所創。戚繼光《紀效新書》介紹此槍法說:“楊家之法,手執槍根,出槍甚長,且有虛實,有奇正;有虛虛實實,有奇奇正正;其進銳,其退速,其勢險,其節短;不動如山,動如雷震,故曰二十年梨花槍無敵手。”明何良臣《陳記》、吳殳《手臂錄》對槍術作了系統的分析和總結,並對各家流派作了介紹。槍術除單練之外,也可與其他武器對練,如大刀進槍、劍進槍、三節棍進槍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