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山大佛-中華語文大辭典
樂山大佛乐山大佛ㄌㄜˋ ㄕㄢ ㄉㄚˋ ㄈㄛˊlèshān dàfó位於四川樂山凌雲山棲鸞峰臨江峭壁,岷江、大渡河和青衣江匯流處。唐開元元年(713)由海通和尚倡議,依棲鸞峰斷崖鑿山造佛,至貞元十九年(803)完成,歷時90年。大佛高71公尺,體態魁偉,端莊慈祥,是世界最大的石佛像。也作「凌雲大佛」。
樂山大佛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在四川樂山市東淩雲山西壁,岷江、大渡河、青衣江三水彙合處。相傳唐代僧人海通因為看到山前江水奔騰,濤聲如雷,時常覆舟,於是倡議鑿山為佛,以鎮水妖。大佛開鑿於唐開元元年(713年),最後由川西節度使韋皋於貞元十九年(803年)完成,前後曆時九十年。大佛背山面水,取坐相,雙手撫膝,足踏大江,高達七十一米,頭高十四點七米,肩寬二十八米,足背上可圍坐百餘人,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。大佛刻成後曾通身彩繪,並建有十三層(一說七層)佛閣,名大佛閣,宋改名天寧閣,明末毀於戰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