樓櫓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樓櫓ㄌㄡˊ ㄌㄨˇlóu lǔ古代供守兵瞭望敵軍動靜的無頂蓋高臺。《三國志.卷五六.吳書.朱然傳》:「真等起土山,鑿地道,立樓櫓。」宋.陸游〈江上對酒作〉詩:「樓櫓壓湓口,山川蟠武昌。」
樓櫓-辞源3
【樓櫓】古時軍中用以瞭望敵軍的無頂蓋高臺。三國志 吳 朱然傳:“(曹)真等起土山,鑿地道,立樓櫓。”後漢書八九 南匈奴傳:“初,帝造戰車,可駕數牛,上作樓櫓,置於塞上,以拒 匈奴。”注:“櫓,卽樓也。”也作“樓樐”。後漢書七三 公孫瓚傳:“今吾諸營,樓樐千里,積穀三百萬斛,食此足以待天下之變。”三國志 瓚傳作“樓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