橋梓-辞源3
【橋₃梓】尚書大傳 梓材:“伯禽與 康叔朝於 成王,見乎 周公,三見而三笞之。二子有駭色,乃問於 商子曰:‘吾二子見於 周公,三見而三笞之,何也?’商子曰:‘ 南山之陽有木名橋,南山之陰有木名梓,二子盍往觀焉。’於是二子如其言而往觀之,見橋木高而仰,梓木晉而俯。反以告 商子,商子曰:‘橋者,父道也;梓者,子道也。’”後因稱父子爲橋梓。文選 南朝 梁 任彦昇(昉)王文憲集序:“孝友之性,豈伊橋梓;夷雅之體,無待韋弦。”宋 許月卿 先天集三 次韻黃玉如大章攜先集來訪詩之二:“橋梓風流滿腹經,桂花香裏識魁名。”
橋梓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橋梓ㄑㄧㄠˊ ㄗˇqiáo zǐ比喻父子。參見「喬梓喬梓」條。《文選.任昉.王文憲集序》:「孝友之性,豈伊橋梓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