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衡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機衡ㄐㄧ ㄏㄥˊjī héng①星名。指天機星與玉衡星,為北斗七星中的第三和第五顆星。也用以代指北斗。《後漢書.卷二九.郅惲傳》:「臣聞天地重其人,惜其物,故運機衡,垂日月。」《宋書.卷二三.天文志一》:「夫琁玉,貴美之名,機衡,詳細之目,所以先儒以為北斗七星。」②比喻機要的官署或職位。《後漢書.卷三〇下.郎顗傳》:「尚書職在機衡,宮禁嚴密。」《北史.卷九二.恩幸傳.序》:「若乃心利錐刀,居臺鼎之任;智昏菽麥,當機衡之重。」
機衡-辞源3
【機衡】㊀北斗七星中第三、第五星,也代指北斗。藝文類聚一 春秋運斗樞:“北斗七星,第一天樞,第二旋,第三機,第四權,第五衡,第六開陽,第七摇光。”後漢書二九 郅惲傳上 王莽書:“臣聞天地重其人,惜其物,故運機衡,垂日月,……顯表紀世,圖錄豫設。”注:“機衡,北斗也。”㊁比喻政權的樞要機關。古文苑五 漢 劉歆 遂初賦:“惟太階之侈闊兮,機衡爲之難運。”注:“機衡,皆北斗星,以喻政之幾要。”特指機務與銓選。北齊書 楊愔傳:“及居端揆,權綜機衡,千端萬緒,神無滯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