檀車-辞源3
【檀車】㊀古時車輪多以檀木爲之,故以檀車爲車之通稱。常用以指役車、兵車。詩 小雅 杕杜:“檀車幝幝,四牡痯痯。”注:“檀車,役車也。”又 大雅 大明:“牧野洋洋,檀車煌煌。”後漢書五七 劉陶傳上疏:“目不視 鳴條之事,耳不聞檀車之聲。”注:“檀車,兵車也。”㊁指栴檀木製作的寶車。晉 陸翽 鄴中記:“石虎性好佞佛,衆巧奢靡,不可紀也。嘗作檀車,廣丈餘,長二丈,四輪作金,佛像坐于車上,九龍吐水灌之。又作木道人,恒以手摩佛心腹之間。又十餘木道人,長二尺餘,皆披袈裟繞佛行,當佛前輒揖禮佛。又以手撮香投爐中,與人無異,車行則木人行,龍吐水;車止則止。亦 解飛所造也。”亦用爲車輛的美稱。元 戴良 九靈山房集七 吳先生哀頌辭:“檀車旣堅兮,駟馬旣良。出門折軸兮,竟斥棄乎康莊。”參閲 華嚴經二六 十迴向品。
檀車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檀車ㄊㄢˊ ㄐㄩtán jū役車、兵車。《詩經.小雅.杕杜》:「檀車幝幝,四牡痯痯。」漢.毛亨.傳:「檀車,役車也。」《後漢書.卷五七.劉陶傳》:「目不視鳴條之事,耳不聞檀車之聲。」唐.章懷太子.注:「檀車,兵車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