櫟散-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
櫟散ㄌㄧˋ ㄙㄢˇlì sǎn櫟木只能勉強當柴燒,不能用作建材。比喻才能平庸、無用或不為世用的人。《魏書.卷五二.宗欽傳》:「伊余櫟散,才至庸微。遭緣幸會,忝為樞機。」
櫟散-辞源3
【櫟散】莊子 人閒世:“(匠 石)見櫟社樹……弟子厭觀之,走及匠 石,曰:‘自吾執斧斤以隨夫子,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。先生不肯視,行不輟,何邪?’曰:‘已矣!勿言之矣!散木也,以爲舟則沈,以爲棺槨則速腐,以爲器則速毁,以爲門户則液樠,以爲柱則蠹,是不材之木也,無所可用,故能若是之壽。’”後因用櫟散比喻無用之材。多用爲自謙之詞。魏書 宗欽傳答 高允詩:“伊余櫟散,才至庸微,遭緣幸會,忝與樞機。”宋 張嵲 紫微集二六 代上王侍郎啓:“某也性苦棗昏,材嗟櫟散,……百里一同之内,庶効微勞。”參見“樗櫟”、“樗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