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斷-中華語文大辭典
武斷武断ㄨˇ ㄉㄨㄢˋwǔduàn1.原指憑藉權勢妄加判斷;現多指憑主觀片面的想像作判斷。[例]要能謀善斷,不要草率~。2.形容思想言行主觀片面。[例]這個結論下得太~︱過於~。
武斷-辞源3
【武斷】史記 平準書:“當此之時,網疏而民富,役財驕溢,或至兼并豪黨之徒,以武斷於鄉曲。”索隱:“鄉曲豪富無官位,而以威勢主斷曲直,故曰武斷也。”後稱自以爲是、主觀妄斷爲武斷。清 閻若璩 潛邱劄記六 與劉超宗書之八:“雨中已將十六字大肆發揮,只言其有依傍,非能鑿空撰出者,不似 郝氏并十六字亦駡倒,太武斷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