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節-辞源3
【武節】㊀將帥憑以統制軍事的符節。漢書 武帝紀 元封元年詔:“朕將巡邊垂,擇兵振旅,躬秉武節,置十二部將軍,親帥師焉。”北史 焬帝紀下:“朕當親執武節,臨御諸軍。”㊁猶武德、武道。文選 漢 張平子(衡)東京賦:“文德旣昭,武節是宣。”
蘇武節-辞源3
【蘇武節】漢 武帝 天漢元年 蘇武以中郎將使持節出使 匈奴,單于留不遣,欲其降,武堅貞不屈,持 漢節牧羊於 北海畔十九年,始元六年得歸,鬚髮盡白。後以 蘇武節爲忠貞報國的典故。後漢 劉秀(光武)遣 伏隆往招 張步,步不從,殺 隆,秀謂 隆父 湛曰:“隆可謂有 蘇武之節。”見 後漢書二六本傳。唐 楊炯 楊盈川集二 和劉長史答十九兄詩:“耿介酬天子,危言數賊臣。鍾期琴未奏,蘇武節猶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