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衛 -中国文化史辞典
軍制名。東漢末曹操任丞相時,設武衛營。魏文帝奪取東漢政權後,其宿衛軍的組織,仍采用曹操這個系統,派許褚為武衛將軍,繼續統領武衛營,以主禁軍。隋代分左右武衛,各置大將軍一人,將軍各二人統領。唐光宅元年(684年)改為左右鷹揚府、神龍元年(705年)複為武衛。宋朝禁軍中也有武衛之稱,武衛大將軍等官在兩宋已成為虛銜。元至元八年(1271年)改為左、右、中三衛,掌宿衛扈從兼屯田至元二十六年(1289年),置武衛親軍都指揮使司,掌修治城隍等工役。清代也設武衛左右諸軍。
武衛-辞源3
【武衛】㊀用武力衛護。書 禹貢:“三百里揆文教,二百里奮武衛。”晉 袁宏 後漢紀 安帝紀 延光二年:“方今邊郡守禦之具不精,内部武衛之備不修,……出無慰勞民吏,外無威示百蠻。”㊁軍制名。漢末 曹操任丞相,置武衛營。魏文帝置武衛將軍以主禁旅。隋分左右武衛,各置大將軍一人、將軍各二人統領。唐 光宅元年改爲左右鷹揚衛,神龍元年復爲武衛。宋沿其制。元 至元八年改爲左右中三衛,掌宿衛兼屯田,另有武衛親軍都指揮使司。清代也設武衛左右諸軍。見 文獻通考五八 左右武衛、續文獻通考五七 京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