殉葬-中華語文大辭典
殉葬殉葬ㄒㄩㄣˋ ㄗㄤˋxùnzànɡ1.隨同死者一起埋葬。古代除用財物、器具殉葬外,還有用活人殉葬的野蠻風俗,後來逐漸改為以俑替代活人殉葬。2.★比喻甘願隨同已經沒落或消亡的舊思想、舊制度、舊事物等一起滅亡。[例]不該去為封建文化~。
殉葬 -中国文化史辞典
古代一種殘酷的階級壓迫制度。遠古時代,人們有把生前使用的工具、武器及日用品和死者陪葬的習俗。進入奴隸社會後,奴隸主便大量殺死或活埋奴隸,用來殉葬,讓他們在“陰間”繼續為主人效力。夏商時代,殉葬之風盛行。《墨子·節喪》:“天子殺殉,眾者數百,寡者數十,將軍、大夫殺殉,眾者數十,寡者數人”。春秋戰國時期,人殉的作法開始引起非議,出現了用陶俑、銅俑、木俑陪葬的新風尚。公元前384年,秦獻公正式下令廢止人殉。但在封建時代,王公貴族死後殺人陪葬之事並未完全根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