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-房玄龄等--《晋书·刘聪传》:昔齐桓公任易牙而乱,孝怀委黄皓而灭,此皆覆车于前,殷鉴不远。
清-梁启超--《与上海某某等报馆主笔书》:殷鉴不远,吾辈岂宜尤而效之。
现代-姚雪垠-二卷三十二章-《李自成》:宋与金的历史,对崇祯说来,殷鉴不远,而他绝不愿在臣民心目和后代史书中被看成是懦弱无能的君主。
近代-陶菊隐-第二章-《记者生活三十年》:但他对赵也不放心,以前赵向王占元购买军火,随后就用这批军火赶走了王占元,殷鉴不远,记忆犹新。
唐-令狐德棻、岑文本、崔仁师等人--《周书·萧大圜传》:昔汉明为《世祖纪》,章帝为《显宗纪》,殷鉴不远,足为成例。且君子之过,如日月之蚀,彰于四海,安得而隐之?如有不彰,亦安得而不隐?
北宋-司马光--《资治通鉴·汉灵帝中平六年》:明公以亲德之重,据阿衡之权,秉意独断,诛除有罪,诚不宜假卓以为资援也!且事留变生,殷鉴不远,宜在速决。
明-沈鲤--《垂涕衷言》:欲益反损,欲进反却,得乎失乎?利乎害乎?覆辙在途,殷鉴不远,虽至愚人知为左计矣。
近代-蔡东藩、许廑父-第八七回-《民国演义》:殷鉴不远,天命难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