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德-汉语大词典
比德(I)1.指结党营私的行为。
●《书·洪范》:“凡厥庶民无有淫朋,人无有比德,惟皇作极。”
●孔传:“民有安中之善,则无淫过朋党之恶、比周之德。”
●蔡沈集传:“比德,私相比附也。”
2.同心同德。
●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君子比而不别。比德以赞事,比也。”
●《楚辞·大招》:“比德好间,习以都只。”
王夫之通释:“比德,同心。”
●《孔丛子·记义》:“昔者虢叔、闳夭、太颠、散宜生,南宫括五臣,同寮比德,以赞文武。”
比德(II)谓德行、德教可与之比拟、比配。
●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君子于玉比德焉。”
●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故吾以彊国之术说君,君大说之耳,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。”
●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拟踪往古,比德哲王。”
●明何景明《玉冈黔国地种竹》诗:“比德亮无瑕,抱节诚可久。”
比德-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
比德
【出典】 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: “酆舒问于贾季曰:‘赵衰、赵盾孰贤?’对曰:‘赵衰,冬日之日也。赵盾,夏日之日也。”晋·杜预注:“冬日可爱,夏日可畏。”
【释义】 春秋时晋臣赵衰,曾随晋文公出亡,晋文公即位后,拜原大夫。贾季将赵衰比作“冬日之日”。
【例句】 晋臣曾比德,谢客昔言诗。(张正元《冬日可爱》3594)诗咏冬日,这里引用贾季语以切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