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-张萱--《疑耀·韩昌黎未见道》:毛遂自荐,虽五尺之童羞之,昌黎则继言其学问文章为时辈推许。
清-文康-一八回-《儿女英雄传》:为此晚生不揣鄙陋,竟学那毛遂自荐。倘大人看我可为公子之师,情愿附骥。
现代-唐德刚-第三九章-《李宗仁回忆录》:第十九军军长胡宗铎,以身为鄂人,每思毛遂自荐。一次,他竟笑着向我说:“德公,这一次我应该当仁不让了。”
现代-老舍-四四-《四世同堂》:所长,毛遂自荐,我当大媒好了!事情是越快办越好,睡长梦多!
现当代-柳青-一部二三章-《创业史》:高增福毛遂自荐地担负起这组织掮扫帚脚力的责任,他就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了。
现代-邹韬奋-十二-《经历》:幸而约翰的图书馆要雇用一个夜里的助理员……我作毛遂自荐,居然被校长核准了。
战国时,秦国军队包围了赵都邯郸。赵王派平原君去说服楚王与赵国结盟出兵,解救赵国。平原君打算从手下三千多门客中挑选二十人做随从,但挑来挑去只有十九人符合要求,正在着急时,有个名叫毛遂的门客自我推荐说:“让我去吧!”平原君笑笑:“有本事的人,随便到哪里,都好象锥子放在布袋中,一定会露出尖锋来。可你来了三年,没人说起你的大名,可见没有什么才能啊。”毛遂说:“我如果早被放在布袋里,早就会脱颖而出,何止露出一点尖锋呢!”平原君见他说的有理,便带毛遂等二十人来到了楚国。平原君请楚王结盟出兵,从早晨谈到中午,还没有结果。十九个门客十分着急,但却没了主意。毛遂按剑上前说:“订盟的事,非利即害,非害即利,无非利害二字而已,这样明白为何现在还不决定!”楚王大怒,斥道:“我与你主人说话,你来干什么?还不与我退下!”哪知毛遂不但没有退下,反而又上前几步说:“现在大王的性命掌握在我手上,你的十万兵马都没有用了!”楚王自知理亏,又怕毛遂真的动武,一时无言对答。毛遂继续进逼说:“其实,楚国有五千里辽阔的土地,几十万雄师,这么强大的国家,为什么要害怕秦国呢?大王不同意楚赵联盟,难道要等秦国逐个击破,坐以待毙吗?”楚王听了连连点头,答应与赵国订盟,出兵解赵国之围。毛遂立了大功,所以就成了上宾了